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2:51    次浏览
本报驻马店讯(记者陈磊特约记者朱剑锋通讯员赵洪友)对街头的无抵押贷款小广告你信吗?这些看似诱人的宣传背后暗藏着许多猫腻。4月7日,一个家族式诈骗团伙被西平县检察院以涉嫌犯诈骗罪提起公诉。上当贷款没得到反被骗一万2014年8月30日,家住西平县的宋某在县城一民营医院墙上看见一写有“无担保无抵押贷款”字样的小广告。有贷款需求但起初并不太相信的宋某还是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号码。听到对方说贷款无抵押无担保,在农行办理,利息一分钱时,宋某很犹豫,当时没有和对方再深谈此事。两天后,宋某给上大学的女儿汇款时,又想起了无抵押贷款小广告的事,遂又拨打了那个电话。这次是一个女子接的,她问宋某想贷多少、期限多长,宋某说欲贷10万元,期限为一年,对方说利息一万元。宋某向对方再三确认贷款是无抵押、无担保并在本县农业银行办理后,就来到农业银行西平县支行。到银行门口,宋某再次拨打了那个电话。对方说,为确认宋某贷款的诚意,让宋某先打500元保证金给对方,之后会有工作人员接待宋某,并向宋某发了一个银行账号。宋某想,先交500元保证金算利息表诚意也在理,就通过自动柜员机向对方汇了500元。随即,一条短信发到宋某的手机上,宋某便按短信提供的号码打了电话。此时,接电话的男子告诉宋某,他就在银行附近的一辆尾号为788的奥迪车上,让宋某把剩余的9500元利息打到先前那个账户上,他们收到9500元后就带宋某去银行办理贷款。宋某不同意,对方在电话中说就在附近看着宋某,先打利息是单位的规定。此时,仍然相信能获得贷款的宋某就又打了9500元。然而5分钟后,宋某好不容易打通了那名男子的电话,对方却说款虽然已经收到,但领导说要看宋某有没有偿还能力,让宋某再打两万元,并说收到款后两分钟内会再返还给宋某。至此,宋某才意识到被骗,在找遍银行附近未发现尾号为788的奥迪车后,立即报了警。作案团伙家族化诈骗数十起警方接到报警后展开了多方走访调查。2014年11月10日,经过数个昼夜的排查伏击,专案组民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将彭某、李某抓获归案,当场扣押农业银行卡6张,查获手机8部,其中一部手机带魔音功能,可以变换出老年人、中年男人、女性、小孩等声音。经审查,彭某、李某均是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农民。2013年8月,彭某及其丈夫彭某辉(在逃)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,找到其姨夫李某,学习以小额贷款为幌子的诈骗手段。彭某、彭某辉在向李某“观摩学习”一段时间后,李某向彭某夫妇提供了利用他人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,让二人进行诈骗。2014年9月,科某(李某的亲戚,在逃)等人也参与诈骗。李某、彭某辉、科某等人到全国各地张贴办理小额贷款的虚假广告,广告上留有李某、彭某辉、彭某、科某的手机号。当有人拨打电话时,4人分工合作,以办理贷款先要交保证金及利息为由,提供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号,诈骗受害人的钱财。截至2014年11月,4人共作案30余起,涉案金额10余万元。